世界观热点:扶不起的阿斗:他统治蜀国41年,为何落得“乐不思蜀”的骂名?

2023-06-27 09:57:34 来源: 郑在说事儿

刘备去世后,诸葛亮基本上掌握了蜀国的大权,然而蜀国的灭亡,原因最重要的是“扶不起的阿斗”做君主,既然刘禅这么无能,那大权在握的诸葛亮为何不取而代之?为何不敢自己去称帝呢?

在刘备去世之后,给刘禅的遗嘱中说到,“汝与丞相从事,事之如父。”由此可见诸葛亮的地位之高。但就是这样一个掌握了国家的军政大权的人,却始终没有把昏庸的后主推掉,自己当皇帝。

至于诸葛亮没有当上皇帝的原因,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: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千百年来,一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史学家的目光,诸葛亮是否有野心?也必须要用史料来证明,诸葛亮自己也曾说过,如果北伐成功,他便要受九锡,九锡是权臣夺取皇位的工具,诸葛亮自己说要受九锡,这说明什么?实际上诸葛亮是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,刘备死前,他就夺了法正的权,刘备死后,他更是大权小权一手抓,夺李严的权,打击魏延,把蜀汉军政大权牢牢控制在他自己手里。

诸葛亮他是以继承先帝遗志、打倒篡位的曹魏、恢复汉家江山为号召力的,倘若他称帝的话,自己也篡位,还好意思说曹魏么?自己打了自己的耳光,很多事情就都会对自己不利了,届时,也必将丧失人心、众叛亲离。

其实,诸葛亮虽然没篡位称帝,但是在他干掉了李严以后,蜀国的军政大权几乎可以说全部在诸葛亮或者说荆州集团的手中,诸葛亮是一个实质上的皇帝,刘禅只是傀儡罢了,诸葛亮也就没有必要自己当皇帝了。

其实,刘备的遗嘱上是想告诉诸葛亮:刘禅如果有能力就辅助好他,如果昏庸,你就自己决策。而事实上,蜀汉后期的许多重大决策,诸葛亮也都没有问过刘禅,从这点来看,他也没有违背刘备的意愿。

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还能再当30年皇帝?

诸葛亮去世后,刘禅仍能继续领导蜀国30年,休养生息,无为而治。就单凭能让皇权维持这么长时间而又没出什么大乱子这一点看,刘禅并非如史评那么昏庸。

历来对史事都存在不同看法,这本是正常现象。比如近日有学者称水浒一百单八将都是土匪强盗,瞬时引来板砖无数。其实,如果站在宋皇帝的立场上看,他们不是恐怖分子是什么?孔子是丧家犬,李白是古惑仔,换个角度解读下历史,更新一下一成不变的固定思维,不必大惊小怪,时代的变化是谁也挡不住的,这里要说说刘禅。

刘禅,小名阿斗,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长子。公元223年刘备病故,刘禅继位,史称刘后主,领导蜀国41年。在刘禅漫长的政治生涯中,“贵人”不断,先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,后有蒋琬、费袆、姜维等人辅佐,从罗贯中到市井街头,刘禅的形象始终是碌碌无为的的庸主一个,更有甚者称之为“亡国之昏君,丧邦之庸人”。

刘禅,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吗?如此昏庸之辈又何以在位41年?我想,刘禅既非雄才大略,可也谈不上是十足的昏君。同样是后主,刘禅不应该是最无能的一位,南唐后主李煜若不是会写几句词,他连阿斗一半都不如。生活在刘备、诸葛亮这样巨星般照耀的环境里,刘禅有光也发不出来了。

刘禅能领导蜀国41年,还是有他的过人之处的。

看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,中国历代末帝,几乎都是横征暴敛,政治腐化、宦官专权,战争不断,民不聊生。刘禅可没学他们。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刘备临终前嘱咐刘禅:“汝与丞相从事,事之如父”。诸葛亮在世的时候,刘禅事孔明如父,委以诸事,不加干涉,基本上都是“就按丞相说的办吧”,即使自己心中对诸葛亮穷兵黩武的一味北伐有成见,也都憋在心里不说,充分领会并严格执行了刘备的教导以及对长辈的尊重,更主要的是团结了内部领导班子,没闹内讧,保持了领导集团的稳定,最终得实惠的还是平民百姓。

易中天品三国的时候也认为扶不起的阿斗其实很聪明:“诸葛亮去世以后,刘禅立马废除了丞相制度,命蒋琬主管行政,命费袆主管军事,将原本集权于诸葛亮的权力一分为二,让两人相互制衡。蒋琬去世后,刘禅干脆自摄国政。在易中天看来,这都不是弱智的行为。”如此,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诸葛亮去世后,蜀中百姓和官吏上书要求在各地建庙祭奠,刘禅却一直没有答应的原因了。

刘禅生活腐化时,学者周谯和老臣董允上书劝柬,刘禅最多也就是无可奈何,而不是一怒之下大开杀戒。后主刘禅可能是中国历代帝王里,对大臣动刀最少的一个了,这点非常难得。还有个宦官黄皓,相比之下,也没闹出什么大动静。诸葛亮去世后,刘禅仍能继续领导蜀国30年,休养生息,无为而治。就单凭能让皇权维持这么长时间而又没出什么大乱子这一点看,刘禅并非如史评那么昏庸。

公元263年,当魏国三路大兵兵临城下的时候,刘禅选择了投降。刘禅是懦弱的,愧对列祖列宗,但从另一个角度看,刘禅此举也使百姓免受战火之苦。降魏期间,刘禅更留下被世人嘲笑的“乐不思蜀”的典故,作为一代君王,我想刘禅即使再昏庸也不该愚蠢到这个地步,刘禅通过超高水平的伪装让晋公司马昭放弃警惕,尽管明哲保身毕竟躲开了杀身之祸。人非顽石,假相背后,每当刘禅想起远在西蜀的父亲的亡灵,又多少次为思蜀而泪下呢,个中伤感又有谁知?降魏8年后,刘禅直到65岁方才死去。

三国里,刘禅领导的蜀国一直处于弱势,然而41年来,刘禅能知人善任,政权稳固,重现实轻面子,使百姓免受战争涂炭,这又岂是扶不起的阿斗所能为之?

名人介绍

诸葛亮(181年-234年10月8日),字孔明,号卧龙(也作伏龙),汉族,徐州琅琊阳都(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)人,三国时期蜀汉丞相,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散文家、书法家、发明家。

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,死后追谥忠武侯,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。其散文代表作有《出师表》、《诫子书》等。曾发明木牛流马、孔明灯等,并改造连弩,叫做诸葛连弩,可一弩十矢俱发。

于建兴十二年(234年)在五丈原(今宝鸡岐山境内)逝世。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,故后世常以武侯、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。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。

《煌煌京洛行》原文翻译及赏析

夭夭园桃,无子空长。虚美难假,偏轮不行。淮阴五刑,鸟尽弓藏。保身全名,独有子房。大愤不收,褒衣无带。多言寡诚,抵令事败。苏秦之说,六国以亡。

倾侧卖主,车裂固当。贤矣陈轸,忠而有谋。楚怀不从,祸卒不救。祸夫吴起,智小谋大,西河何健,伏尸何劣。嗟彼郭生,古之雅人,智矣燕昭,可谓得臣。峨峨仲连,齐之高士,北辞千金,东蹈沧海。

【译文及注释】

译文

夭夭园桃,无子空长。虚美难假,偏轮不行。淮阴五刑,鸟尽弓藏。保身全名,独有子房。大愤不收,褒衣无带。多言寡诚,抵令事败。苏秦之说,六国以亡。

倾侧卖主,车裂固当。贤矣陈轸,忠而有谋。楚怀不从,祸卒不救。祸夫吴起,智小谋大,西河何健,伏尸何劣。嗟彼郭生,古之雅人,智矣燕昭,可谓得臣。峨峨仲连,齐之高士,北辞千金,东蹈沧海。

注释

⑴园桃:《诗》云:人之云亡,邦国殄猝。汉室灭矣,园桃无子,所为作也。

⑵淮阴:指淮阴侯韩信。"汉初三杰"之一,为汉朝开国立下汗马功劳,后被吕雉杀害。

⑶子房:即张良,"汉初三杰"之一,功成隐退,身名全保。

⑷大愤不收:此指三大愤不收:何进欲尽诛宦官而败,何进被杀;袁绍发病捕诸宦者,无长幼,皆杀之,得一时之快而至董卓得肆其毒;王允既诛董卓,使皇甫嵩领其众,因李傕等求赦而赦,终至兵连祸结。

⑸褒衣:褒,大裾,言著褒大之衣、广博之带。

⑹苏秦:,战国人,合纵六国,为纵约长。《战国策》记载,苏秦封武安侯,相燕,阴与燕王谋破齐,共分其地,乃佯有罪出奔,入齐,齐王受而相之,居二年而觉,齐王大怒,车裂苏秦于市。

⑺陈轸:战国时期楚国人。秦王使张仪说楚王,秦愿以商於六百里地与楚国交好,使楚与齐绝交。楚怀王非常高兴地答应了。群臣皆贺喜楚王,唯独陈轸看出这是秦的反间计,不主张接受秦商於之地。楚王不听。后秦齐共攻楚国,楚大败,不得已割两城以求和。此处暗喻陈琳。

(8)吴起:战国时期法家、军事家。初事鲁,后事魏。魏武侯即位后,吴起因不受信任又投奔楚国,被楚悼王任用为相,仅一年便创造了南平百越,北并陈蔡,却三晋,西伐秦的显赫成就。楚悼王刚死,吴起便被众多宗室大臣追杀。尽管他临危仍显智谋,趴在按礼教神圣不可侵犯的故王遗体上,还是死于雨点般射来的乱箭之下。此处暗指何进,参考曹操薤露行。

⑼仲连:即鲁仲连,齐国高士。帮助田单攻下聊城却拒绝田单给他封爵,遂逃隐于海上。

【作品鉴赏】

《煌煌京洛行》是曹丕对战国和汉初的人物进行评价的一首诗歌,表明了诗人的立场和观点

孟子云,不信仁贤,则国空虚。此则诗人咏京洛之微意也。《魏风》园桃,尚有实可食,本诗园桃,并无子而空长。忧心歌谣,亦魏文篡汉,托为《黍离》之作也。通过评价历史人物,表明了诗人的立场和观点。前四句直言虚美者多败,表明人才应具有真才实学,而不应徒有华丽的外表。

五至八句论韩信与张良之事,通过对比表达赞赏张良的态度。九至十二句言行事不能太极端,物极必反,反则受其乱。十三至二十四句通过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,从不同的侧面补足前意。末尾句赞扬鲁仲连,与前面赞扬张良形成了呼应之势,至此也表明了诗人的人生态度。

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
标签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声公益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36   联系邮箱:55 16 53 8 @qq.com